书记出海捕鱼察民情
5月10日一早,市委书记、市长肖杰与赵述岛渔民吴忠灿、李遴赛等一起坐着小渔船出海打渔,亲身体验到了渔民捕渔作业的艰辛和艰难,更坚定了他要加快渔民转产转业,让渔民在过上更幸福生活的决心。
清晨刚6点半,海岛的太阳来得早,已经在远处椰子树梢上露出了笑脸。照着透亮而清新的赵述岛,像刚洗过一样。
肖杰来到渔民吴忠灿家,与渔民吴忠灿、李遴赛一起准备好捕鱼的工具:潜水衣、脚蹼、鱼叉和一根长长的的塑料管。带着简单的捕鱼工具,踏着欢快的脚步,他们迎着朝阳走向海边。
一路上,肖杰跟渔民聊着,现在打渔收入好不好?鱼群主要在哪块海域?最好捕鱼方式是哪些?详细地了解了渔民的捕鱼生活。
这天天气好,海上风平浪静。
随着一阵“突突突”马达声响起,渔船开始慢慢地开向深海。
说是渔船,就是一个小舢板,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。肖杰他们只好席“船板”而坐。虽然风平浪静,但在无风三尺浪的海上,小舢板也摇个不停。
吴忠灿开船掌舵,李遴赛在船上穿潜水服。
出海捕鱼主要注意什么?如何能更好地保证安全?肖杰细心地问着。
不一会,船到了离岛大约二三海里的礁盘内,水深已经有十几米。因为是小船,不能离开礁盘。船刚稍停,李遴赛带着一根连接的船内氧气瓶的氧气管,就跳进了海里。吴忠灿开着船绕着礁盘缓慢行驶。
肖杰看着氧气管随着渔船一直在海中缠绕,非常担心,跟吴忠灿说,小心不要压住氧气管。眼睛却一直跟随海里冒出的气泡移动,因为他知道,气泡下正是李遴赛在作业。
渔民潜一次海作业一般要一个多小时。期间,肖杰也尝试着操作渔船上的马达,并详细了解如何保持船体进退平衡、小船的马力和功能。
海上的太阳来得早,也热得快。一个多小时后,阳光晒在身上,已经有炙热感。李遴赛浮出了水面,肖杰慢慢移到船边,一起将李遴赛拉上了船。“辛苦了,辛苦了。”肖杰对李遴赛连连说。
“现在这边的鱼类资源很少了,下一次海很难捕到鱼。”吴忠灿说。
“下海捕鱼是一件危险性很高的作业方式,收获却很少。因此,进一步加快渔民的转产转业的步伐,非常重要,非常必要。”肖杰深有感触地说。
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彦青参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