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沙特辑之自立自强的“农场主”
大家都知道,在三沙市,目前的生活条件还不是很便利,那在岛上就有着一群特殊的渔家娘,她们不仅收鱼、晒鱼、卖鱼,还化身为“农场主”,为岛上的居民提供便利。
骑着三轮车,在海岛上穿梭,给顾客送新鲜的食材,这是居住在永兴岛上的渔家女人讨生活特有的方式。陈雪娇,是大家最为熟知的“农场主”,几年间,她种的蔬菜、圈养的家禽,受到了驻岛居民的青睐。
陈雪娇种的绿色蔬菜以及养的鸡,在物资匮乏的岛上颇受欢迎,这也家里多了一份收入。而这一切源于6年前,那时陈雪娇才20岁,她怀揣着好奇,与男友踏上了前往西沙永兴岛的客轮,开始了闯海生活。如今,当初的男友早已成了相依相伴的丈夫,而他们也将小家安在了永兴岛。
生活在一个渔民家庭,出海讨生活是必须的,可即便是过了6年,陈雪娇还是无法以平常心对待,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,生怕丈夫在海上遇险。
等到下午五点,出海作业一天的郭照壮,也终于回了家。
显然,郭照壮对这一天的收获,并不满意,但对于陈雪娇来说,只要丈夫平安回来,赚多赚少都不重要,所以每次丈夫回家后,她都不愿让丈夫再过多的操劳,马上接过最繁重的活。
要在鱼骨里,洗净血水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稍有不慎就会被鱼刺扎破手,可就算是这样,陈雪娇也从不让丈夫插手,她知道,若是丈夫弄伤了手,出海作业时手浸泡在海水中,会更疼。她说,无法出海替丈夫分担,她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家庭,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。
陈雪娇年龄并不大,只有26岁,但与同龄人相比,她更成熟,更早担负起一个家的责任。每当说起丈夫,陈雪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,但说起孩子,她的脸上就多了一丝无奈,在她看来,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她最担心的。
陈雪娇的故事播出后,三沙的教育问题引发极大关注,而为了解决居住在三沙的适龄儿童上学问题,永兴岛上已开始建设第一所学校。
相信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,会减少这些在岛上坚持的渔家娘们的后顾之忧,再加上渔家娘们天生的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劲儿,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愈发红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