岛礁锤炼让青春出彩
“驻岛轮值回来,皮肤晒成了‘西沙黑’,辛苦吗?是的。但又觉得苦中有乐,受益匪浅。”市经发局干部谭传楷,是三沙市首批6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赴岛礁轮值的一员,在半个月的轮值结束后,他把这次体验写成了体会。
岛礁风光——美
三沙风光美,座座岛礁如串串明珠,镶嵌在祖国的浩瀚南海。想像着那碧海蓝天、绿树银滩,市信息中心的李佳慧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。4月13日这天,她乘坐椰香公主号赴晋卿岛轮值,“这是我第一次坐船出海,第一次看到飞鱼,第一次参观珍珠养殖区……”驻岛期间,出海打鱼、赶海捡螺、植树绿化、开展环保活动,“岛礁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。”
市新闻中心的洪媛媛,每次上岛都带着繁重的采访任务,几乎无暇顾及岛礁美景。这次轮值,她有“备”而来,特意购置了一套潜水服。工作之余,在清澈见底的海水中下潜、下潜,游弋在五光十色的珊瑚间,观赏鱼儿在大海中自由嬉戏,美美地享受了一番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自然风光让人陶醉,而更让这批年轻干部触动和震撼的,是三沙人在昔日荒凉岛礁上建起的“美丽三沙”。市工商局干部陈良泽,清楚地记得2014年7月第一次踏上赵述岛时的情景。当时岛上的简易码头尚未修建,居委会办公楼也只是搭了个框架,渔民们一家一户散落在一片羊角树林里。“那次上岛是给渔民送工商营业执照,我们一行人像在迷宫里一样穿梭寻找,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几户渔民。”而这次重上赵述岛,看到的变化太大了:巍然屹立的居委会办公楼、焕然一新的环岛路、错落有致的渔民村,“这一幅幅新景象让我震撼。”陈良泽说。
基层工作——难
在驻岛的日子里,年轻干部们切身体会到了在岛礁工作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苦。
上赵述岛后第2天开展的一次植树活动,让年轻干部们印象深刻。“那天,七连屿工委书记王春带领我们去植树,挖好树坑后,换填了两层从海南本岛运来的红土,然后才将树苗植入。种下树苗后,每天至少要浇5次水才能确保树苗成活。”市综合执法局干部刘云腾感慨地说,“岛礁上的一草一木都来之不易啊。”
三沙岛礁常年高温、高盐、高湿、高辐照,不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和意志力是个考验,也“烤”验着岛上的设施设备。驻岛第7天,“小麻烦”便找上了门,赵述岛海水淡化设备“罢工”了,而岛上仅存的淡水只够两天用。“为了节约用水,我们尽量不洗衣服、不洗澡,甚至洗脸也能省就省。”刘云腾说。经过与厂家联系,电话连线指导操作,终于在两天后将设备修好。
在晋卿岛,不少工作的开展也因岛礁的气候、地质状况特殊而遭遇困难。晋卿岛综合执法救助中心综合楼平整完成后,在开挖地基时就遇上了渗水问题。目前正在设计具体解决方案。李佳慧把这些全都写进了她的工作日志中,她还记录下了永乐工委各项建设的进展情况:50吨油料储备库已基本建成;晋卿、鸭公、羚羊、银屿和甘泉5个岛礁的简易码头正在办理相关手续,计划5月开工建设;晋卿岛和银屿的渔民定居点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,准备进场施工;晋卿岛、甘泉岛环岛路已完成控制价程序,准备招投标。
6名驻岛轮值的年轻干部在畅谈体会时都说,不到岛礁轮值,无法想象三沙的艰苦何止是高温、高盐、高湿、高辐照,是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的来之不易,是耐得住寂寞、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;不到岛礁轮值,不会知道三沙之美何止碧海蓝天,还有待人如亲的淳朴渔民,美丽而又脆弱的生态;不到岛礁轮值,不能真正理解三沙建设为何要“一天也不耽误”,是因为宣誓国家主权的刻不容缓,和百业待兴的争分夺秒。
轮值收获——丰
在参与七连屿工委的日常管理工作中,市财税局的刘筱笛了解到,由于交通条件和财务审批权限等原因,导致报账和资金审批较为困难。这些问题是三沙各岛礁工委普遍存在的财务难题。如何制定高效、可监控的岛礁财务审批制度,探索符合三沙实际需求的纳税服务及征管途径,为岛礁日常管理及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,成为刘筱笛带回的一个课题。
李佳慧在驻岛期间,通过与游客的接触沟通,了解到目前永乐群岛海域手机信号不稳定,游客在旅游期间与外界联系不畅。她已向市信息中心建议,在开放旅游的岛礁建设免费WiFi,不仅可以保障通信,还能促进旅游宣传。
洪媛媛驻岛半月,收集了不少新闻素材。她说,如今在自己的心目中,项目,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,而是能切实改善岛礁居民生活条件的希望;渔民,不再是个干巴巴的词语,而是承载着喜怒哀乐、梦想与追求的鲜活生命;岛礁,也不再只是一个名字,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了中国人千百年的闯海梦。(文/郭诗琳)
我市赴赵述岛轮值的3名年轻干部积极植树。